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速遞 Whatsnew
持續關注焦點議題和重要趨勢,用短新聞連接深度報導。
台灣首例因持「定居證」被註銷戶籍,兩岸身份政策轉變引關注|Whatsnew
台灣人張立齊持中國定居證,遭註銷台灣戶籍及身份,為首例適用陸委會新解釋令。
美右轟共黨、中左批白左,哈佛中國學生畢業演講遭左右開弓|Whatsnew
在全球化退潮與底層疏離感加劇的背景下,「地球村」「共同體」等話語已難再具動員力與說服力。
香港維園第六年沒有六四燭光,黑衣市民雨中持花及默坐悼念|Whatsnew
六四36年,警察在維園周遭嚴密佈防,截查及帶走市民;另一邊,有曾參與六四遊行的市民在家鄉市集購買大陸特產。
電視辯論現驚人「厭女」爭議,反女權男青年會再次左右南韓大選嗎?|Whatsnew
上次南韓大選時,性別平等和女權主義是年輕選民關注的焦點議題,這次候選人是否在極力避免這個話題?
美國將「積極」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影響範圍仍未明朗|Whatsnew
第一任期時,特朗普曾撤銷1000名「與軍方有聯繫」的中國留學生簽證。
47人案第二批被告刑滿出獄,岑子杰:期許自己記住仍受苦的人|Whatsnew
覺得自己已經自由了嗎?岑苦笑回答:「我不知道。」
氣候危機如何威脅我們的香蕉、咖啡和朱古力供應?|Whatsnew
但不止於此:面臨威脅的還有農民的生計和窮人的餐桌
「令和米亂」:日本的大米為何就是降不了價?|Whatsnew
米價在日本茲事體大,但日本政府手頭可用的辦法並不多。
香港申訴公署資料下架爭議,學者憂港府行政透明度降低|Whatsnew
有立法會議員承認收到「封口令」不宜再評論事件,也有建制派向傳媒表示公署做法「莫名其妙」。
全球軍事衝突越來越多,歐亞空中航線更加危險?|Whatsnew
目前最危險的是,一旦伊朗捲入更大規模的地區衝突,波斯灣和阿曼空域也不再安全。
香港記協指多間媒體記者及家人遭查稅須暫繳近40萬,批稅局「未審先罰」|Whatsnew
記協憂慮,媒體越來越經常被商業和財務相關的法例審查和箝制。
俄烏和談會拖很久嗎?俄羅斯仍然計劃打消耗戰?|Whatsnew
雙方都向特朗普展現己方願意達成協議,而將對方呈現為實現和平的障礙。
1
2
3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