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意識形態
共諜疑雲籠罩台灣政壇,藍綠幕僚接連遭查辦|Whatsnew
台灣近幾個月共諜案頻傳,藍綠高層、府院黨皆遭滲透,揭示中共對台展開無聲戰線,國安警訊升高。
評論|
伊朗、以色列和美國:一場醞釀數十年戰爭的爆發?
雖然美國政府宣稱與伊朗官員的會談仍然可能,但命運的滑索似乎正加速跑向更大的戰爭、更持久的混亂一邊。
美右轟共黨、中左批白左,哈佛中國學生畢業演講遭左右開弓|Whatsnew
在全球化退潮與底層疏離感加劇的背景下,「地球村」「共同體」等話語已難再具動員力與說服力。
導演張明貴專訪:《越與南》承載的家國記憶與身分政治
《越與南》探討愛情、親密關係與戰爭創傷的遺緒,它跨越了同志情慾、記憶、身分認同、歷史、戰爭、地緣政治等多個議題。
遊戲是一場陣地戰
如果任何文化形式都不可能避開政治,我們如何守住遊戲這塊陣地?
馬斯克淡出特朗普政府,我們盤點了DOGE的「省錢效率」
DOGE宣稱的節省金額值得懷疑,且容易下手、低政治風險的削減目標幾乎已用盡。
被特朗普政府「取消身份」,哈佛留學生的21小時
有人說,「哈佛不許跪,死也站着死。」
評論|
從嘻哈音樂聆聽巴勒斯坦的創傷(sadma)與堅毅(sumud)
嘻哈音樂混音取樣的錯置時間性,能夠既回探過去的創傷,又展現想望未來的韌性,充分捕捉巴勒斯坦人在戰火下多樣的面貌與情緒。
評論|
《漂亮朋友》影評談:同志議題,政治隱喻,以及情緒出口
耿軍明顯在尋找另一種語言體系,與影展電影的語境接軌,也與環大陸受眾的政治光譜接軌,用一種「你懂的」隱喻系統,去把沒法直面的議題,迂迴抵達。
核三除役前夕,立院修法放寬延役限制,台灣真的走向無核了嗎?|Whatsnew
立法院通過核電延役修法,核三除役前夕打開重啟可能,台灣「非核家園」政策走向再掀爭議。
【書摘】《困難東亞》:重構日本帝國殖民地刑務所記憶
通過研究這些監獄,本書試圖藉此理解現代東亞國家的建構和轉型。
中國電視台財政危機:節目「新聞聯播化」、有用信息被「清零」,誰還看電視?
「中國媒體的根本問題從來都是不自由,其他所有問題都是自由缺失的副產品。」
1
2
...
13